民国纪年,是中华民国的国家纪年方式,由中华民国政府规范颁布,表记时称作中华民国××年,简称民国××年、民××。这种纪年方式以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元年,与旧年历相差1年,月、日、置闰则同公历。依照民国纪年制定的历法又称国历(中华民国历,非国历)。 中华民国纪年使用阿拉伯数字,如:民国元年即公元1912年,民国三十八年即公元1949年。
中华民国,1912—1949年中国国家的名称。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1912年1月1日建立南京临时政府,宣布中华民国成立,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但因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妥协,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政权落入北洋军阀手中,变成地主、买办联合专政的统治工具。1916年袁世凯阴谋称帝失败后,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相继为总统。在北洋军阀统治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加紧侵略,相互争夺,造成皖系、直系、奉系军阀之间和南北军阀之间的连年混战,使中国陷入极端混乱的局面。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推动孙中山于1924年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进行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但当北伐正在走向胜利的时候,蒋介石背叛了革命,使这次革命遭到失败。1927年国民党新军阀在南京建立了封建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仍打着“中华民国”的旗号,发展了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行法西斯统治。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于1946年在南京召开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炮制了维护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中华民国宪法》。1948年召开“行宪国大”,蒋介石获得总统职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49年推翻了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国民党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元
民国纪年
1912年
民国1年
1913年
民国2年
1914年
民国3年
1915年
民国4年
1916年
民国5年
1917年
民国6年
1918年
民国7年
1919年
民国8年
1920年
民国9年
1921年
民国10年
1922年
民国11年
1923年
民国12年
1924年
民国13年
1925年
民国14年
1926年
民国15年
1927年
民国16年
1928年
民国17年
1929年
民国18年
1930年
民国19年
1931年
民国20年
1932年
民国21年
1933年
民国22年
1934年
民国23年
1935年
民国24年
1936年
民国25年
1937年
民国26年
1938年
民国27年
1939年
民国28年
1940年
民国29年
1941年
民国30年
1942年
民国31年
1943年
民国32年
1944年
民国33年
1945年
民国34年
1946年
民国35年
1947年
民国36年
1948年
民国37年
1949年
民国38年